校史文化

当前位置: 首页 > 典藏研究 > 校史文化 > 正文

(先生之风) 颜守民:中国现代儿科学宗师

发布时间:2019-08-01    点击量:

颜守民,国立北京医学专门学校、西北联大医学院、江苏医学院(现南京医科大学)儿科学奠基人,对中国现代儿科学创始与发展贡献卓著。1956年被评为国家一级教授。

颜守民,1916年考入北京医专,五四运动期间因积极参加活动,反对北洋政府的卖国行径,和本校学生会会长梁铎一一同被捕,经校方和社会多方努力方被救出。1920年以年级第一名成绩毕业留校任内科助教。1924年7月由学校派赴德国柏林大学留学,师从儿科著名教授Czerny及Finkelrtein,专攻儿科学,1926年8月结业回国后任母校小儿科教授,主任教授。他编著出版幼儿保健读物《哺乳儿养育法》和《乳儿营养与看护》。发表研究论文“初乳小体的二原性”,证明上皮性初乳小体与白细胞性初乳小体均存在于初乳内,澄清了医学界争论。在华北黑热病流行期间,他对黑热病的临床诊断、治疗和中间媒介——中华白蛉的生态进行深入研究,引用高田式反应对黑热病人进行血清试验,为黑热病诊断提出新的方法;用酒石酸溶液对患儿进行治疗观察。发表了“北平的白蛉热”、“淋巴细胞Azur颗粒”、“Takata-reaktion teei kala-azar”等论文。1933年兼任京师传染病医院医务主任,对3000例住院传染病做了详细的分析和统计,提出防治措施。

颜守民带教严格认真,注重启发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对儿科住院及门诊患儿,他均亲自诊察,命助教跟随诊察和书写病历。要求助教必须从临床完整病历做起,要包括病史、查体、继续观察记录三项主要内容,查体要包括物理检查及检验室各项检查,儿科检验项目必须由儿科助教亲自来做。据其学生隋式棠回忆:1935年至1937年,隋留校在北平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随颜守民工作。有次接诊一个呼吸带吼声的小儿,隋急请颜教授诊视。颜看过后返室拿出德文儿科学,向隋指出相关章节,不言而去。隋翻看之后才恍然大悟:原来小儿的表现是先天性喉喘鸣,是因喉部早期发育不良所致,一般会自动痊愈,无需处理。

全面抗战爆发后,颜守民冒险离开北平,于1938年4月到达西北联大医学院,任儿科学教授。担任高年级导师和医学院下乡医疗组长,带领师生为附近群众诊治疾病。附属诊所成立后任儿科主任。1939年8月国立西北医学院成立,附属诊所扩建为附属医院,他任首任院长。在西北医学院院长徐佐夏的支持下,附属医院住院病床扩展至100张,门诊量不断增加。他带领讲师厉矞华、助教霍炳蔚为学生带教,为患儿诊治疾病,奠定儿科学发展基础。

1941年,颜守民工作年限已超20年,他带薪离汉中赴华南考察,遂在重庆北碚国立江苏医学院任儿科学特约讲座教授。抗战胜利后自北平去东北沈阳接收满州医大。1947年任江苏医学院儿科学教授及儿科主任。曾任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等职。

行医期间,颜守民坚持临床研究,发表多篇研究论文,编著出版《小儿解剖生理概要》和《小儿体表病态诊断学》。担任中国药典第一版编纂委员,参加《实用儿科学》编写。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开始一直重点研究小儿肾脏病,建立动物模型,探索发病机理,研究治疗方法,取得明显成效。

作者:杨 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