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史文化

当前位置: 首页 > 典藏研究 > 校史文化 > 正文

(文脉承传)巨匠严中求,真功实处谋——史上“最严”的实习制度*

发布时间:2019-08-01    点击量:

新中国成立后开始全面学习苏联,在高等教育方面,整个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等都参照苏联。根据苏联高等学校的教学要求,结合办学经验,交大安排了较多生产实践教学环节,以让学生能理论联系实际,认识社会与了解社会。上世纪五十年代,大学四年学习中要下厂实习三次,包括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

认识实习就是让学生以工人的身份,熟悉其所学专业的生产全过程。通俗地说,学生已经学习过一些专业课,接下来就要去工厂看看设备怎么样?管理什么?工厂技术人员将会带学生到处看看,讲讲课,是同学们对工厂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认识实习一般安排在第二学年末,学时两周左右,主要为三年级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做好准备。

生产实习是要学生以技术员的身份,到专业对口工厂了解主要产品的工艺过程和技术问题。简单些说,就是要认真了解产品具体的生产构成、设计生产的工艺,产品是怎么生产,以及如何保持质量等等。比如机械制造专业方面的汽车、拖拉机的某一个零件是怎么生产的?一道道工序都要去了解。生产实习一般安排在第三学年末,为时四周左右,主要为四年级专业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

毕业实习是要以工段长或车间主任身份,结合毕业论文到对口工厂收集有关毕设所需资料。毕业实习的内容非常充实,先有全厂介绍、各有关科室技术报告,到各车间参观后,就要开始周密地收集毕业设计所需资料。毕业实习一般安排在第8学期初,为时六周左右,主要为毕业设计做好准备。据朱继洲老师回忆,“当时没有复印机,全凭手抄手写,记实习日记、整理实习资料,已经是满满的几本了”。

学生的实习安排都是学校各系、各教研室每年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要尽可能选择大型、现代化工矿企业作为实习基地,让学生在学习先进技术和业务知识的同时,也能接受工人阶级的熏陶与冼礼。如1953年机制22班的认识实习是去无锡柴油机厂,参观柴油机箱体毛坯的铸造、主要零部件的锻造、焊接生产过程,以及加工车间活塞、曲轴、连杆、汽缸等怎样从毛坯变成了成品,最后在总装车间,参观装配好的一台台柴油机。第三学年的生产实习,是在学完机械原理、机械零件设计,做过了《齿轮箱》课程设计后,到沈阳自动化车床厂(由苏联援建,专门生产工作母机——苏式1A62自动化车床)实习。第四学年的毕业实习,教研室为每个学生确定好毕业设计题目,然后根据毕设题目组织实习队,到哈尔滨滚动轴承厂。当时正值哈尔滨最冷季节,实习队借住在哈工大学生宿舍,每天早上同学们要穿上学校借的棉大衣,挤有轨电车去瓦房店哈尔滨轴承厂上班。

除校外下厂实习,还有校内专业实习。如金工劳动,一般安排六周,主要有铸锻焊、车钳刨磨铣。其中,钳工实习是要求学生把一块方铁制成一只小铁榔头,经老师评分后可带回家作纪念。

客观讲,苏联高教经验中存在好多问题,但它重视理论与生产实践的结合这一点,还是很值得发扬的。经过四年学习,毕业之前,同学们对工厂都已有了相当的了解,可以进厂直接参加工业建设。

“真刀真枪”做毕设

毕业设计是工科院校培养学生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也是考查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必不可少的途径。1958年,中央推行教育革命,要求教学面向生产实际,培养既是知识分子,也是劳动者的人才。为此,学校采取大办工厂,大搞科研,现场教学,双课并进等活动。在毕业设计方面,水利系首先开始试行“真刀真枪”做毕设活动,至1964年全校各专业才普及采用。“1965年绝大多数毕业设计是结合生产、科学研究任务和校内实验室建设项目完成的,共641个项目,其中有600名毕业生是在上海、兰州、洛阳、西安等16个地区,65个厂矿、研究所和农村进行设计”。

“真刀真枪”做毕设,顾名思义,是要求学生走出校园,深入一线,参加生产和科学实验实践,结合工农群众,活学活用所学基础和专业知识,来解决工农业建设中具体技术问题的设计形式。一般讲,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结合生产实际设计课题,如在西安及周边工业城市的重要厂矿企业,或陕西省农村进行毕业设计。像发电专业到宝鸡专区农村进行电网设计,金相专业入西安标准件厂和上海工具厂热处理车间等进行技术革新;二是结合国家分配的科学研究项目和学校实验室建设任务进行设计,如应用力学专业同学设计出一套电场模拟,差动变压器式转换器等实验设备。毕设类型尽管不一,但特点相通:学校要求学生要面向生产实际,认真调研,反复试验,实际解决工农业生产中的技术问题。限于研究设备缺乏,材料短缺,人手不足,课题任务普遍较重。如设计农村电网的发电专业师生,“要徒步几千公里,翻山越岭,进行负荷调研,线路勘察”。

在“真刀真枪”做毕设活动中,学生加强了与工人、工程技术人员的结合,解决了生产科研中的某些技术问题,对生产教学科研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培养了承担任务,深入调研,独立分析的正确设计作风,提高了实验操作动手能力以及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

本文摘编自史维祥《学校大事的一些回顾》,朱继洲《难忘岁月六十年》原载于房立民主编《交通大学西迁亲历者口述史》,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