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史文化

当前位置: 首页 > 典藏研究 > 校史文化 > 正文

(科学奥府)机械工程教育与那时的名教授们

发布时间:2019-08-01    点击量:

交大开展机械工程教育可追溯至1913年将早期开办的电机科更名为电气机械科时。更名后的电气机械科增加了课程数量,加大了机械类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比重。1921年交通大学改组,唐校的机械科调至沪校,由此单独成立了机械工程科,并建起规模宏大的机械工程实验室。

1928年,学校在机械工程科的基础上扩建成立机械工程学院。学院在课程设置上同样延续了老交大重视基础教育的传统。学生在一年级时接受自然科学方面的基础教育;二年级进行工程学的基本训练,内容与电机工程学院大体相当;三年级则注重机械工程方面的基础专业学习;四年级时才按照铁道机械工程、工业机械工程、自动机械工程3个门类分门学习专业知识。

从机械科到机械工程学院,学科建设的一步步推进,离不开一批批老交大名师呕心沥血、孜孜不倦的耕耘与付出。

周仁,南洋大学时期机械科的教授,后兼任机械科科长、学校教务长。他是中国现代钢铁冶金学和陶瓷学的开创者之一,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他在校任教虽仅六年时间,却深得学生仰慕。儒雅的风度、平实的语调、深入浅出的授课风格及结合时局的说理分析,使学生听课如享受一般,常常入了迷。学生们自发推举他担任机械科主任,替代不受欢迎的机械科前主任(一位美国教授)。

王绳善,1910年毕业于我校铁路科,后留学英国。1925年回校任教,1927年出任机械科主任,也是机械工程学院成立后的第一任院长。他提倡“机械工程是学理与手艺并进”,必须“将学理与手艺混而为一,才有所发明”。这在当时一贯轻视劳动,“文人不与手艺为伍”的社会,王绳善的主张是观念上的大转变,对学生的成长产生重要的积极影响。

胡端行,1913年毕业于我校电气机械科,后留学美国。1918年回校任教,1933年出任机械工程学院院长,1935年兼任学校教务长。在他的主持下学院于1934年添设汽车工程门,次年扩充为自动工程门,以汽车工程、航空工程、飞机引擎等课为主干。

黄叔培,中国著名的内燃机专家,解放后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他1924年被聘为南洋大学机械科教授,1934年具体负责添设汽车工程门,1949年出任机械工程系主任。他在校时常常是既讲授课程,又亲自带学生下工厂指导实践,还教学生开汽车,从理论到实践,无一不悉心教授。

杜光祖,1925年被聘为南洋大学教授,主要为机械工程学院二年级学生讲授力学课程。学生们回忆杜光祖授课,“深人浅出、引人入胜、言语不多、意义很深。他在黑板上随手绘图,圆者如有用圆规画出,方者如有用直尺画出。几个简图,把道理说得清楚透彻。”

除有名师襄助外,抗战前的机械工程学院在课程设置、实验实习场所建设、机械设备购置等方面均趋于完善,被称为“已臻完美之境”。

作者:史瑞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