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西迁

当前位置: 首页 > 西迁华章 > 致敬西迁 > 正文

【彭康纪念文集】陈学俊:彭康同志在教学问题上的重要论述

发布时间:2021-08-22    点击量:

敬爱的老校长彭康同志离开我们二十年了,但他忠于党的教育事业,积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在交大为我国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级建设人才的业绩是永远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的,他在长期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教育思想也将长期留在交大人的心中。

彭康的教育思想基本上体现在他各次有关教学的重要讲话之中,根据我的记忆所及,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的几个方面:[1]

1.正确处理政治与业务的关系,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社会主义的人才

正确处理政治和业务的关系,不要偏向哪一方面。批评业务脱离政治,不是不要业务,业务要搞好,而搞好业务又不要脱离政治。当然倒过来,政治脱离业务也不好,政治就不落实。

要有明确的政治方向,旗帜鲜明,为社会主义而教、而学,有了这样一个明确坚定的方向,从而学好教好,搞好教学工作,这样才是政治和业务结合。要在明确坚定的方向下,努力学习,赶上世界科学技术先进水平,攀登科学技术高峰。

培养什么样的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社会主义人才,既要有较高的政治觉悟,又要有较高科学文化水平。搞四个现代化,其中科学文化是关键,我们就是培养为科学文化现代化服务的人,这又牵涉到现代化农业、工业和国防建设,而这三个现代化又都有赖于科学文化现代化。西安交大就是要培养有较高科学文化水平的干部,服务于科学文化现代化。

2.要正确处理理论与实际的关系,既加强实践性环节,又要重视理论基础

从知识的整体来说,所有知识都是经过实践—理论一实践这么一个过程逐渐发展起来的,从无知到有知,从认识不全面到认识比较全面,从历史上看,我们的认识是这样发展起来的。另一方面创造新的知识,发现新的理论、规律和法则,也要经过这样一个过程。但这并不是说在每门课,更不是在一、二节课中都要经过这样一个过程。当然,给予学生必要的感性知识、材料是可以的,有助于学生领会。

理论联系实际是指理论要从实际的目的出发,从使国家现代化、改造客观世界这个目的出发。接受知识是为了今后能在实际中去运用,而不是从书本到书本。理论联系实际再有一点意思是要结合工业生产(对工科院校而言),结合今天的生产是需要,明天的生产要不要结合?我们要为今天生产服务,也要为明天生产需要打好基础,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就要看得远一点,要在今天生产发展的基础上,打下明天科学发展的基础,也要为明天生产培养干部。科学技术要走在生产前面,不能老是跟在生产后面跑。教学结合生产劳动,真刀真枪进行毕业设计是需要的,除了加强实践性环节外,还要加强理论,不能忽视。

学习课程要按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专业课的次序进行,先学基础课并不一定是从理论到理论,基础课如数、理、化、天、地、生是研究客观世界的运动形态的一些基本规律。人类在改造自然中已发展了一些直接改造自然的技术专业,但即使在这些技术专业中,仍然要用到基础课中的内容,要用到基本规律。

教学要给学生“三基”,即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对学生要有明确要求,要学好、学活、学牢、学得过硬,还要熟练,例如看图、制图、实验、运算能力等,要教学生学会整理材料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要培养学生三严作风,培养的人不能到工作岗位上马马虎虎,那就要经常出事故,应该严格要求。学习既要生动活泼,也要严肃认其,要有这样的学风。

总之,理论脱离实际当然不对,但不等于不要理论,要更好地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而不要经验主义。在学校要给学生必要的理论、技能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后让他们在这基础上去实践,去发展。

3.要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要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就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没教师的指导和帮助,学生的“生动"、“活泼”就会变成“自由”、“自流”,也就学不好。学生应该怎样学,如何培养他们的思考方法、学习方法,以及怎样培养良好的学风等等,都要教师以身作则去影响和带动学生。

讲课中要用启发式而不能用注入式,教材内容要少而精,讲课也要少而精,要讲透彻,讲清楚,启发学生独立思考。教师主导作用在于贯彻少而精,改进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还要指导学生看书,减轻负担,使学生有时间自学,还要指导学生搞课外科研活动,协助指导实验。

教师在各方面都要起主导作用,教师要全面负责,即政治业务都要负责。教师既要管业务也要管思想,从总的教育方针看,是使学生德智体得到全面发展,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既教书又教人。

教师要培养有较高政治觉悟、较高科学文化水平的人才,那么教师自己怎么样呢?教师也要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和学术水平。教师是教的,学生是学的,要有好教师,才有好学生,因此教师很重要,要不断提高教师的水平和能力,要重视师资培养工作。

以上是我昕到过的一些彭康同志有关教学方面的讲话内容,代表着他的教育思想,至今仍然值得我们在教学工作中很好学习、参考和应用。

此外,还有两件事值得提出的:

1.彭康同志为了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和思想水平,曾亲自主讲哲学课,每次讲课都是坐无虚席,青年、中年、老年教师济济一堂,专心一致听讲,收获很大,至今大家印象很深,音容犹在。他还亲自抓全校师资培养规划小组,当时林星同志和我分任正副组长,彭康同志深入到工程物理系蹲点,进行调研,他这种深入基层的工作作风,还影响到系主任和一些教师,不少人甚至住在学生宿舍一段时间,与同学同住、同生活、同学习,了解第一手资料。

2.彭康同志为了贯彻国务院关于高等教育合理布局,支援西北建设,积极执行交大迁校决定,他为此承受了巨大压力,付出了巨大的精力。举例来说,1957年5月左右,在上海的交大校园内反对迁校之风很盛,特别是在动力机械系[2],一些不赞成迁校的教师发表了大量言论,在全校产生了很大影响。

彭康同志及时与朱麟五、李敬轩和我一起冷静地分析了当时的情况,指示我们要与赞成迁校的教师一同站出来发言,进行说理,不能只听不讲,被动等待。在彭康同志直接领导下,通过辩论,最后我们动力机械系是全校唯一全迁西安的系。

今天我们纪念老校长彭康同志逝世二十周年,研讨他的教育思想,对西安交大来讲是一件有重要意义的大事。我们要学习他对党的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学习他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高级科技人才的坚强决心。他通过亲身实践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教育思想,今后将继续为交大在教育改革、培养四化建设人才方面是供有益的指导作用。


作者简介:陈学俊,原中科院院士,西安交大副校长,第七、八届全国政协常委,九三学社中央名誉主席。


(来源:本文原刊于《高等教育研究》1988年第三期彭康教育思想研讨会特辑,选自《彭康纪念文集》。)


[1]以下内容不是彭康同志原话,只是笔者记得的大意。

[2]当时的动力机械系包括了现在的能源工程系和动力机械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