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兆琳是中国著名电机工程专家,早年毕业于南洋大学(交通大学前身)电机科,后赴美国康奈尔大学攻读电机工程硕士,深得其师美国电机界权威卡拉比托夫器重,毕业后出任美国西屋电气公司工程师。1927年受时任交大电机科主任张廷金教授邀请,回母校任教,主讲《电机工程》,并主持电机试验。后来担纲由外籍教授长期主持的《交流电机》课程,该课程知识最为先进,概念性最强,内容最难理解,钟兆琳成为系统讲授《电机学》的中国教授第一人。
钟兆琳被誉为“天才型”教授,其授课特点鲜明,犹如天马行空,行云流水,引人入胜。校友张煦院士曾回忆说:“钟先生在教学上具有超一流的水平”,“他在课堂上以熟练的知识和生动的口才启发和教育我们,我们每一个学生被他吸引着,专心听讲和认真学习……”。钟先生授课层次清晰,重点突出,着重讲解基本概念和基本思想,后提纲掣领统彻全章,以引导学生自学。为讲清重点,使学生可触类旁通,他还经常采用迂回侧击,反复再三的策略。无怪乎,有同学打趣道:“钟先生讲了一年,只讲了两个东西,一个是感应电机、鼠笼式马达,还有一个是变压器。”钟兆琳授课方式自如,几乎不用讲稿,注重结合工程实践,实行启发式教育,钱学森学长对钟先生启发式教学记忆尤深。
钟兆琳是中国电机工业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他始终奉行理论与实践并举的理念,除主持交大电机系教学外,还担任中国许多民族工业的技术顾问,将毕生所学与民族电机工业发展紧密结合。1930年代主持设计了中国第一个分列芯式互感器,并同其助教及学生设计成功了中国第一台交流发电机、电动机,为中国发电机和电动机制造工业的起步、发展立下不朽之功。
钟兆琳爱国爱校情怀殷切。抗战爆发,在日军行将践踏交大校园之际,他不顾个人安危,抢运出教学实验设备,最后一个离开学校,险遭不测。1955年,国务院决定交大内迁西安,支援大西北工业国防建设,他极力拥护迁校,认为迁校西北,交大大有可为。他陪同彭康校长亲临西安勘定校址,直面兴庆宫南交大新址广袤麦田,他情不自禁的欢呼雀跃了起来。1957年,妻子卧病在床,他只身一人来到西安,天天吃食堂,在一片空地上建起了电机实验室,为西迁后交大电机系的建设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自上世纪三十年代起,钟兆琳长期担任电机系主任,前后任教交大60余年,为学校电机学科的发展,中国电机教育、电机工业的发展贡献终生,培养出的人才不计其数,“两弹之父”钱学森、电脑巨子王安、前任国家主席江泽民等皆视钟先生为“学子楷模”。
作者:杨澜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