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史文化

当前位置: 首页 > 典藏研究 > 校史文化 > 正文

(英俊济跄)夏培肃:中国计算机事业的奠基人

发布时间:2019-08-01    点击量:

夏培肃(1923—2014),著名计算机专家、教育家,中国计算机研究的先驱、计算机事业的重要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

夏培肃出身于书香世家,从小天资聪慧,不仅熟知古文典籍,对自然科学知识也颇感兴趣。高中时以全校第一的成绩毕业,顺利考入中央大学电机系。1945年,她大学毕业后进入交大重庆本部电信研究所攻读研究生,师从研究所主任张钟俊教授。

当时的电信研究所,集结了多位留学海外,掌握世界电讯科技发展新技术、新知识的年轻学者,参照国外大学研究院的课程设置,秉持“配合时代需要,养成有独立研究性之专才”的培养目标,培养了一批时代所需的高深科技研究人才。在这样的学术氛围影响下,作为解放前研究所仅招收的两名女性之一,夏培肃日后的发展可谓成就斐然。

1947年,夏培肃从交大学成毕业,赴英国爱丁堡大学继续深造。

新中国成立后,当得知解放后的祖国百废待兴、各项事业蒸蒸日上,急需大量科技建设人才时,已获得博士学位并在海外组建了家庭的夏培肃,同丈夫杨立铭(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理论物理学家)一起,毅然踏上归国的游轮,开启她为祖国的计算机事业奋斗终身的伟大征程。

在中国的计算机技术编年史上,夏培肃占有五个第一。1953年,在华罗庚的领导下,夏培肃成为中国第一个电子计算机三人科研小组成员之一,并且是一直坚持在这个领域的唯一成员。1956年夏培肃在长期研究和实验的基础上,初步完成了中国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运算器和控制器的设计,同时编写了中国第一本电子计算机原理讲义。五十年代中期,周恩来总理主持和组织全国科学家制定十二年科技规划,夏培肃是“建立计算技术”这部分的起草人之一,参与创建了中国第一个计算技术研究所,并一直在此工作。五十年代后期,夏培肃研制成功了中国第一台自行设计的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107计算机。

夏培肃不仅是中国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开拓者,也是该领域发展进步的推动者,在计算机科学技术不断革新的每个时期,都留下了她拼搏的足迹。2011年,中国计算机学会CCF颁给她首届终身成就奖,肯定了她为中国计算机事业所做的贡献。同时,在她从事计算机事业五十周年之际,首款龙芯处理器芯片被命名为“夏50”,以纪念她为国家的科学事业不懈奋斗的一生。

作者:史瑞琼